發布時間:2019-05-11
依據《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為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讓互聯網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市政設施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城市基礎事業發展、行業管理與服務的重要支撐和保障,也是保民生的重要技術支撐手段。通過市政設施智能化的建設可以為城市智慧化管理和科學決策提供第一手的準確信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南方某市智能市政設施云平臺管理系統先行,早有計劃將縱橫復雜的基礎市政管理實現數字化管理,而我司對于工廠自動化集中控制、城市水務處理的自動化相關硬件軟件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成功的案例,我司有幸中標該市”智慧城市“市政設施項目的搭建。
本項目建設設計行業多、領域廣,包括水利、水環境、市政、生態、景觀、計算機等多個行業的建設內容,需制定一套統一的標準規范體系,在遵循各行業規范和標準的同時,方便數據對接和共享。

圖一(市政設施云平臺看板)
如圖一所示,平臺看板可以快速查看當天天氣,降雨量預計,以及內澇預測,能快速的對全市泵站進行統一管理,統籌全局。
智慧水務涵蓋了水文、水質、水資源、供水、排水、防汛防澇等各個方面。其是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測量水文水質等水利要素,傳遞到互聯網上,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信息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計算、管理、模擬、預測和管理,有效的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圖二(全市泵站管理看板界面)

圖三(全市泵站縱覽界面)
為保證監測感知體系中的監測數據能實時采集并傳輸到監控指揮中心,建設項目涉及區域網絡系統,根據本區的地理位置和現場情況,組建運營商專線、無線4G網絡、衛星傳輸混合組網的網絡解決方案,同時建設數個網絡節點,實現現場各監測站、監測站與網絡節點、網絡節點與數據中心之間、各應用單位與數據中心之間的互聯互通。

圖四(雨量統計圖)
管理員在管理平臺對各個泵站的液壓液位、供電電壓的預警閥值的設置,當某一參數超出安全值時,能第一時間將報警信息反饋到相關負責任手中,對緊急情況能快速有效的處理。(圖五,圖六所示)

圖五(報警參數設置)

圖六(報警參數設置)